“明德讲坛”四十四讲“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地位与作用”开讲

发布者:赵梦叶发布时间:2021-05-15浏览次数:252

513下午,“明德讲坛”四十四期在必威betway官网入口徐汇校区西部第六教学楼212教室开讲,此次讲座由我们教授周中之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群忠做题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地位与作用”的讲座,必威·BETWAY研一研二全体研究生参加。

讲座开始前,周中之教授对肖群忠教授做了详细介绍,并代表学院对肖教授表示热烈欢迎。肖教授从党中央的系列文件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引入,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与传统美德,并多次发表重要论述。接着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地位与作用。第一,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的本来与未来关系。肖教授表示封建道德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受到批判,传统文化与道德一度受到忽视。但随着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增强,民间重拾对传统文化信心,传统文化一度“高热”,儒家的和谐理念也一度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道德基础。他举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在北大的五四讲话和在孔子诞辰26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丰富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等可以为当代治国理政和加强全民族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示。特别是,肖教授还强调指出中华传统美德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存在内在的延续性和一致性。第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观的顶层价值引领。肖群忠教授强调要坚持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当代社会个人与他人、集体的矛盾并没有消失,因此,要继续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反对那些吃着国家粮、放下碗筷就骂娘的人格分裂现象。同时,要用社会主义道德的体系力量指导人民的道德实践。第三,用传统美德指导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的民族基因,长期指导中国人的道德实践,塑造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今天传承弘扬它,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并与社会主义道德融为一体,共同发挥其顶层设计引领和指导日常生活规范的作用。第四,吸收外来,批判借鉴西方道德合理因素。中西方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基础不同,因此形成的道德精神和原则规范也存在很大差异性。他强调要以批判分析的态度。汲取西方某些合理因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能以其为本体、建构性要素。他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汲取了西方的合理价值观,同时要处理好三种道德精神资源,共同发挥他们在当代作用。

讲座互动环节,同学们就讲座相关内容向肖教授请教肖教授为同学们一一耐心作答并与同学们展开讨论。针对学生提出的如何提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国内话语权问题,肖教授指出我们本身要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对中华文化有信心;其次,努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伟力。

讲座结束后,周中之老师对讲座做了简单的总结,同时再次对于肖教授的到来表示感谢。周老师鼓励同学们结合讲座内容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同时也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中华民族的基因中,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需要筑牢根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撰稿王跃行

摄影王彬